在安宜镇桃园社区,有这么一位老党员,虽年事已高,却多年如一日,积极奉献爱心,默默发挥余热,她就是退休老党员顾锦秀。
年过八十的顾锦秀,从县妇联退休已经30多个年头,本应在家安享晚年的她,偏偏选择了用心用情去经营自己的“爱心事业”,坚持为民服务,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和使命。她常说:“我虽然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了,但共产党员的身份永远不会退休。”她是这么说的,更是这么做的。
捐款,这种好人好事在现在的社会虽然很常见,但是立下承诺,每年都坚持捐款,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。每年5.19捐款她总是主动要求用自己的退休金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,并对工作人员表示,她希望将这份爱心一直延续至自己生命的最后一个月。汶川地震时,顾锦秀老人得知消息后心情非常沉重,连续两次捐款,并向党组织缴纳了特殊党费,她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对党和人民的忠诚,表达了一名普通百姓对地震灾区的关注和关心。
对于我们每一个家庭、每一个人来说,钱都是生活或者说是生存的基础。在外人看来,顾锦秀出手“阔绰”,但熟悉顾锦秀的人都知道,其实老人生活过得并不富裕,这慷慨捐助的每一分钱,都是老人“抠”出来的。顾锦秀说:“我省着点儿花,把钱用于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,我感觉值!”对于她的坚持,有人劝她:“差不多就行了,你这么大岁数,也该享受享受了,要注意自己的身体,这么省吃俭用你图个啥!”面对别人的不理解,顾锦秀却依然坚定:“我们过去那会儿,天天吃糠咽菜,现在不也好好的。我一个老太太,对吃喝也没啥追求了。作为一名党员,帮助这些困难的人是我的责任。
桃园三村3号楼103室住着祖孙三口人,77岁的爷爷潘德宏和74岁的奶奶潘兰英都是城镇小企业的退休职工,靠微薄的退休工资生活。孙子潘佳康23岁,正在外地读大学。潘佳康早年父亲去世,母亲改嫁,是爷爷奶奶抚养长大的。由于家里经济困难,爷爷奶奶节衣缩食供养孙子上学,平时家里吃饭很难见到一点荤菜,一家人几年都不敢添置新衣服。顾锦秀知道后,每星期都会到菜场买点鸡或鱼、肉送到他们家,让他们改善伙食。每年九月份学校开学的时候,顾锦秀都会上门送上1000元钱,以缓解潘佳康的学费压力。这一做就做了四年,潘德宏和潘兰英老两口逢人就说:“如果没有顾锦秀的资助,孙子潘佳康就不可能上大学,也不会有我们家的今天呀!”
作为一名退休老党员,顾锦秀没有做出什么丰功伟绩,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,默默地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理想和信念,发挥出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的榜样力量,她用无私奉献的精神,带动了越来越多的人参加社区建设,投身到公益事业中来……
周东宁夏燕


“宝应好人”推荐表
推荐镇区:桃园社区 推荐类型:助人为乐
姓名 |
顾锦秀 |
性别 |
女 |
出生
年月 |
1935年9月 |
政治
面貌 |
党员 |
单位
职务 |
退休 |
家庭
住址 |
桃园社区3幢303室 |
事迹
标题 |
热心公益事业的老党员 |
主要事迹 |
在安宜镇桃园社区,有这么一位老党员,虽年事已高,却多年如一日,积极奉献爱心,默默发挥余热,她就是退休老党员顾锦秀。
年过八十的顾锦秀,从县妇联退休已经近30个年头,本应在家安享晚年的她,偏偏选择了用心用情去经营自己的“爱心事业”,坚持为民服务,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和使命。她常说:“我虽然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了,但共产党员的身份永远不会退休。”她是这么说的,更是这么做的。
|
曾获主要奖励 |
|
媒体报道情况 |
|
注:另附3000字以内事迹材料和2张电子照片(jpg格式,1张清晰大图,1张小于30KB)。
根据省市要求,日常报送宝应好人的推荐表有所变化,请大家以后报送好人就用这个新表。另外再提醒下报送好人三项材料:推荐表+照片+详细事迹材料。
|